種了幾年的菜,阿笠覺得,農業其實真的是一個既專業又複雜的領域,除了作物本身的生存特性外,整個氣候,土壤,生態系都是相互影響的整體,都需要同時被考慮進去。

DSC_2243_Fotor.jpg

最近,阿笠讀到一本算是蠻深入淺出的種植書,書名是:不依賴農藥的家庭菜園---掌握共生及混植法則,有效降低病蟲害

作者是日本東京大學的農學博士 木"山鳥"利男 先生,從事有機與自然農法相關的推廣工作。 由遠足文化出版(2014年7月)

 

書中提出遵循生態系法則,利用兩極化植物間的互補特性,將適合混植的植物運用共生的方式種在一起。 例如,需要重肥的植物搭配可以創造養分的植物;淺根植物搭配深根植物;好光性植物搭配耐陰植物;其特性可以互相排除對方的病蟲害;彼此的根系可以豐富土壤菌相...等。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將可以互相幫助到對方生長的植物組合種在一起,就可以運用最自然的方式,降低可能的病蟲害,增加地力,並使兩種植物都能健康地成長。

 

共生植物需要一些條件,作者用了很少的篇幅,以最簡單的話介紹了生態系統的極項(climax),化感作用,宿主特異性,天敵溫存植物(banker plants)和利用拮抗菌混植等原則,就是根據植物本身特性而延伸出的種植對策。然後,將大部分的篇幅留在共生植物的組合,以及栽培方式的介紹上。例如,將高麗菜和萵苣種在一起,因為高麗菜的害蟲不喜歡萵苣而不會靠近,兩者又因分屬十字花科和菊科而不會有肥料競爭的問題。又如,番茄和韭菜,韭菜根部繁殖的細菌可以抑制番茄的病原菌,讓番茄可以連作並順利長大。這樣的種植組合,作者用很詳細的圖文解說,包含共生的優點,以及種植的實際距離間隔,播種時間先後等部分,讓作者可以依書中的內容實際的操作,這樣的組合共介紹了31種。

 

這樣的種植優點很多,並且,對於土壤學,微生物,昆蟲感到陌生的一般讀者們,可以先得到最初步的觀念,再慢慢地從種植實務中觀察和學習,從做中學,一步步的更深入貼近所謂的自然法則。從農法切入,進而開展出對於自然生態系的認識與理解,阿笠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當然,每一本書都可能有些美中不足之處,這本書也不例外。因為作者本身為日本人,日本的種植時序和氣候和台灣有些差距,所以作物的實際播種時間還是要依照台灣的季節和氣溫來決定。另外,就是有一些植物因為地理因素,在日本也許是十分常見的植物,但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可能是陌生的。然而,這些小地方並不影響這本書良好的觀念和價值,阿笠還是依舊讀得津津有味,並且默默地寫下了想要嘗試的種植組合,準備要在田裡頭大幹一場啦。也很期待這些種植的嘗試能夠在明年開花結果,得到豐碩的收成。

 

希望和阿笠一樣想吃到自然乾淨又營養的蔬果的朋友們,一起動手翻翻書,翻翻土,然後種出美好又健康的安心食物來吧。

 


arrow
arrow

    阿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