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笠最近發現一種產在七夕前後的美味果實,名字是"蘋婆",台語發音近似"品彭"

生的_Fotor.jpg

 

這是一種結在樹上果實,產在亞熱帶的地區,台灣中南部有許多地方適合生長,是非常親切的鄉土食物呢。因為果莢形似眼睛,又稱為"鳳眼果",港澳地區則因產季在農曆七夕前後,所以又稱作"七姐果",阿笠偶然間在市場購得,抱著嘗鮮的心態買了兩袋回家吃吃看。吃法非常簡單,可以用水煮或鍋子蒸熟。阿笠嘗試的方式是用水煮熟,顧名思義,就是放入鍋中加冷水後煮滾,滾了之後轉中火再滾30分鐘,放涼就可以享用啦。有沒有很簡單呢??關鍵是一定要滾30分鐘以上喔,要不然,不夠熟的蘋婆可是不好剝殼的,吃起來就不那麼痛快啦!!還有,果實不夠成熟的蘋婆,即使煮熟了也比較不容易剝殼,而且裏頭還會有點透明,遇到了不要驚嚇,直接換吃下一粒就好。

 

6_Fotor.jpg

煮熟之後,阿笠把它們都撈進盤子裡放涼,部分蘋婆已經裂開個口,透出裏頭黃色的果子。接下來趕緊品嚐它的味道..阿笠們有人覺得像菱角的味道,有人覺得比較像栗子,一口接著一口之後,結論是:比較像栗子的口感,帶著微甜的香氣,但是比栗子好剝殼,口感也再更Q一些,重點是比栗子的價錢要親民好多啊!!! 

 

2_Fotor.jpg

不過,他的外殼一層又一層,比栗子複雜一些,上圖由左至右先是一層比較堅硬的殼,接著是一層較薄較軟的"內包裝",接著還有一層吃起來略帶澀味的薄膜,最後才是適合享用的部分。如果果實夠成熟而且煮得夠熟,這幾層殼可以一次都剝除,吃起來還蠻容易的。

 

5_Fotor.jpg

完全剝開之後,露出橢圓形的果實,乍看有點像大顆的銀杏,這部分其實還可以再細分成兩層口感:外Q,類似水煮蛋的蛋白部分,內軟,就真的吃起來跟栗子一樣,而且還更甜一點。好吃好吃。阿笠們剝著剝著,一口接著一口,蘋婆果雖然小,但其實蠻有飽足感的,吃著吃著就飽啦,於是阿笠把剩下的部分剝歲之後用來煮成隔日的早粥來享用。

 

粥.JPG

 

除了米飯和蘋婆之外,阿笠還加入了大紅棗,增加粥裡的甜味,蘋婆其實很香的,粥裡有著淡淡的香和淡淡的甜味,清爽好吃。農曆七月前後正是台灣蘋婆果的盛產期,許多傳統市場都可以買得到喔,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走趟市場尋寶,這也是生活裡的一種小確幸呢。

 


arrow
arrow

    阿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