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市場買的,這是現採的。

 
稍稍接觸農業生產的人應該都知道。全世界產量最多的農作物是甚麼?
 
不用猜都知道,一定是今天的主角--玉米。
 
行家都知道,種東西不要一窩蜂,與眾不同,才有特色和價值,所以種黃小玉,絕對是輸家。可是,如果在平凡不過的黃小玉中,能種出獨到特色的作物,相對的,價值應該會更高吧。
 
不過,當時阿笠會嘗試種植玉米,只是基於一個簡單的理由 ~~ 產量高,應該很好種吧!!
 
夏天,七月中,田中正乾。
與臨田的交界本是一片高聳的芒草牆,整理出一部分空地後,正好是夏天,整了一小區,準備種農產行買來的玉米。
 
播種後一周多。
發芽了,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夏天正熱,本以為不利發芽,連下了兩三天雨後,種子生命力大爆發。
 
 
地上鋪了些草屑, 順利保住夏天土壤中的水分。
 
 
禾本科是單子葉植物,與阿笠之前種的種子不太一樣,感覺上生命力特別強悍。
 
 
又過一天。
這兩天大太陽,與前日相比,玉米明顯長大了。果然,陽光提供最重要的能量。
 
 
播種後快三周。
感覺上生命力特別強悍。夏天太陽大,作物長得快,雜草也長得快,才一周多不理他,玉米小田已長出一片綠油油的景緻。此時看看,這批玉米的發芽率並不高,好幾穴都沒長出小苗。由於種子是前年夏天買的,放了一年,量又不多,所以每穴丟兩顆,發芽率不如預期,不僅不用間拔,還空了不少位置,只可惜沒有種子了,只能空著,順手將土培上玉米基部
 
 
眼尖的應該有注意到,除了長大的玉米及雜草外,還有一些熟悉得身影穿插其中。沒錯,這是就是當作綠肥的青皮豆。青皮豆其實是就是黃豆,只是顆粒小,沒商業價值,多當作夏季綠肥栽種。阿笠就是希望豆科可以發揮固氮的本領,增加土地肥力。
 
 
這是種了五周多的樣子。
越來越婷婷玉立,可不要辜負禾本科的名聲,要像旁邊的芒草叢看齊啊!
 
 
第七周,開花了。
種了20穴,只有這幾株長大,所以就將田土都集中在這幾株玉米腳下。七周了,雄花也出現了。書上說玉米的雄花和雌花不是同時開,可避免自體受粉,增加種子多樣性,但對阿笠來說,就怕雌花開時,雄花都謝了。
 
 
換個角度看。還不錯健康,今年颱風不強,又有芒草牆檔著,玉米都長得不錯,仔細看看,頭頂延伸的天線就是玉米的雄花。
 
 
九月七日,留張花的剪影,只是不美罷了。
 
 
又過一周,母花也開了。
玉米的母花長在植株的腰部,上面布滿的玉米鬚,皆會連到一顆顆的種子,希望雄花花粉還夠多,可以給阿笠結穗滿滿的玉米。
 
 
這天是播種兩個月過四天。
書上說(不是師傅說),玉米鬚乾了,玉米就可以採收了。這次種的玉米都只有一朵雌花,所以沒有玉米筍可採,希望明年種玉米可以多少結些玉米筍。
 
 
採收前留張定裝照。
 
 
 
只收了五支。
 
 
這支就是第五支。雖然個頭不大,但該有的架式可都有了,玉米看起來粒粒飽滿,缺粒也沒阿笠擔心的嚴重。
 
 
最頂端的部分就有不少缺粒的現象,第一次種就可以有收穫,這些缺損當然就無關緊要了。趁新鮮嚐嚐,但大多數的玉米粒都被阿笠留下來當明年的種子啦。
 
這次種玉米前後才兩個多月,又不需要特別照顧,真是在適合熱到沒力的夏天來種植,以後年年都要種這懶人作物,看看可否種出阿笠自己的心得。

arrow
arrow

    阿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