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是門不小的學問,除了知識,勤快也很重要。當我初見這本書的書名,裡頭既有"懶人",又有"活用雜草"這樣的關鍵字時,二話不說就決定瞧瞧內容為何了。


書名:懶人農法:活用雜草打造無農藥的有機菜園
西村和雄 監修;嚴新富 審訂;吳佩俞 翻譯
出版項: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3,1月

雖然書名是懶人農法,但這樣的懶其實是懶得很有智慧。因為,在實際種植之前,必須先了解一些關於土壤和雜草的觀念,從理解自己所使用土壤的團粒構造等級開始,再適度利用土地上的雜草作為補充有機質的管理方法,進而為土壤適當補充有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數目就會增加進而充滿生機。簡言之,這個懶人農法其實就是"活用雜草力量的土壤管理方法"。

關於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否優良,其實不用花大錢,書中便有教導讀者運用寶特瓶,鏟子,紙張和水便能簡易測量的小方法。在了解自己所使用的土壤等級之後,接下來便能開始善用雜草來改善土質。書中談到,禾本科與豆科的雜草對於土壤的幫助最大,豆科植物能增加土壤的氮肥;禾本科植物的根部則可翻耕進土中變成有機肥料,這都是天然的禮物,不需要對其抱持著除之而後快的態度。此種自然轉換而成的天然肥料對於食用作物的人們自然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這些雜草的好處還不僅止於此,雜草根系朝土壤內部延伸,就如同土地受到自然耕作而疏鬆;雜草可幫助土地自然遮蔽陽光而不易乾枯,夜間亦能承接露水而滋潤菜園。此外,將過長的雜草割下晒乾鋪在土上,這既是一種施肥的方式,在雨天亦能防止土壤流失。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一種伯卡西肥料的製作方式,利用米糠,豆粕,魚粉,草木灰和田土發酵而成,可以作為蔬果生長時的輔助;在病蟲害防治的部分,雜草栽培法的田地,蟲害與疾病的狀況較不明顯,但作者仍分享了數種簡單又不用施藥的抑制方式,以及巧妙的運用共伴植物--混植後彼此都能夠生長良好的植物,來防治病蟲害,作者推薦了青蔥和萬壽菊兩種植物,讓這些植物或蔬果能夠在適當的季節,與適合種在一起的共伴植物一起生存,那麼耕作者自然就能享受事半功倍的懶人功效啦。

最後,作者西村和雄還舉出22種常見蔬果,教導讀者如何實際採行"西村流"的純天然懶人種植物法,像是常見的蕃茄,茄子,青椒,毛豆,玉米,地瓜,馬鈴薯...等。只是,書中的茄子圖片像是圓鼓鼓的日本賀茂茄子,我不知道這方法是否能完全複製在台灣長條形的茄子種植上。以及,日本的緯度較台灣高許多,蔬果種植季節是否能搭得上台灣的各個節氣?這就要嘗試之後再來看看囉。

總而言之,這本自稱懶人種植法的書,其實懶得超有智慧。把拔除雜草節省下來的時間和體力,用來製作天然推肥和愛惜地力,這樣子的懶,懶得很酷!!


arrow
arrow

    阿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