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到青江菜,
是在祖母家的餐桌上,
會對其留下印象,
只是因為聽錯了音,把它叫成了金剛菜...
變強壯,是每個男孩心中的夢,
「吃了它就會像金剛一樣強壯吧。」
自然,抱持著這種期待的我,
換來的只有失望而已。
去年買種子時,順手買了青江菜籽,
所以冬天的挑戰就決定是青江菜了!
青江菜,
在分類學上是十字花科蕓苔屬,
又有青梗白菜,湯匙菜等別名,
一提起十字花科,
請別忘了「蟲很愛吃」這個事實,
愛裝死的葉蚤與白粉蝶幼蟲可是常客。
為了避免被蟲吃光光,
這次來試驗混植法,
以十公分的間距採條播的方式種下,
一條葉菜,一條綠肥‧‧‧‧‧‧一條葉菜,一條綠肥,
這次選用的綠肥有兩種,
分別為「紫雲英」與「苕子」,
都是能在冬天生長的豆科植物,
希望能幫忙提供葉菜生長所需的氮肥,
以達到不施肥也能種出好菜的目標。

這是這次混種的樣子,上面混種紫雲英,下方混種苕子。

第一批種下的青江菜,被蟲吃的有點慘,只剩幾棵。

說好要來幫忙的紫雲英,也只長成這麼一點點...
看到這種情況,也只能當機立斷改變策略,
既然小蟲們這麼會幫忙疏苗,
那就放手大力的灑種子吧!

好像灑的有點太多了...

兩條苕子中間的菜苗,還挺開心的,因為有苕子幫忙擋風,
但之後苕子可就宣賓奪主,把菜苗都給敷蓋過去了。

看樣子,是時候該來間拔了。

因為灑太密,間拔前後,好像沒啥差別...

辛苦間拔的成果,還能拿來打打牙祭。

一個月後,菜苗們稍微長大了。

這是被小蟲們間拔過的,長的還不錯。

看起來,好像很適合當晚餐...

三月了,好不容易等到它長夠大了,但也開始開花了...

開始抽苔的樣子,看來是沒得吃了。

花長的好高,等著收種子吧。

四月,角果都轉黃了。

趁著天氣夠乾,收回來準備留種了。

準備開始剝皮收種子。

角果內部的樣子。

剝了一整晚,只有這一點點。

收進夾鍊帶裡,今年秋冬就靠它們了。
這次種青江菜,
除了有收到種子外,
最大的收獲自然就是吃到了自己種的菜。(感動

葉面照,小蟲咬過留下的痕跡。

背面看起來像有層膜一樣,葉子的質感厚實而飽滿。
這就是用土壤自身力量所培育出的青江菜,
想吃到它,可得用時間慢慢的等待它成長啊。
這次種出的青江菜,
不知道是因為品種的關係,
還是因為成長時間太長,
吃起來有點淡淡的苦味,
才猛然想起,
是耶,記憶中的那盤青江菜,
是會苦的,難怪吃沒兩片葉子就不吃了。
我想,這應該就是沒變壯的原因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